《纽约咳》终于写完了。从2018年7月18日到2019年10月19日,前前后后写了1年多的时间,初稿共35余万字(编辑修改后字数目前无法确定)。期间停笔若干次,陆续在网上发布了前23章6万余字。起初获得了不少关注,被若干网站转载。第一次写小说,没搞明白很多规则,就被许多主流网站封掉了。目前正在协商解封中,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些平台相对宽松,给了《纽约咳》一些生存的空间。

2018年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其实状态非常不好。之前一直比较幸运,初到纽约遇到些小的坎坷之后,迅速就找到了方向。地产中介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总统换届后的2017年之初尚可以保持之前的惯性,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甚至还有不低的增幅。之后一切都变了。客源大幅减少,生意一落千丈。好不容易卖几套房子,又遇上延期交房。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辛苦培养出来的团队主力,也因为种种原因被迫离开……  总之就是喝凉水都会被呛到的感觉。

生意不好的时候,广告和市场投放更要加大力度,一张张支票签出去。如落水者胡乱抓稻草一样拼命地挣扎,到后来黔驴技穷,内心已经麻木。爱咋咋地,一切听天由命。终有一天看着快要见底的银行账户,觉得应该干些什么。绝对不能如此这般的坐以待毙。

首先想到了,搞上一个能够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痛点”的软件/APP。然后想办法去拿上一笔风险投资。对于这样的操作的套路,自己还是比较明白的。毕竟过去这么搞过,有过成功经验。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已经不是当年在北京创业时要啥有啥。在纽约甚至无力组织起一支像样的技术团队。只能自己动手,争取丰衣足食。每天开始研究代码到深夜,又学习了产品经理的一些技能。产品原型设计大概鼓捣出来后,瞬间感觉到信心满满。

找几个大佬看了看,深度的分析了一番。形势已经不是10年前了,这样的小软件/APP最致命的就是门槛太低。即使初期获得一些小成功,也是给大公司做了市场预热而已。“大厂们”堆上成百上千的码农,分分钟从你这原型迭代出你自己都佩服的成熟产品。

大佬又说当年你打着“互联网出海”的旗号跑到美国,错过国内多少机会。绝对是脑子有问题。争辩一番后,也拿不出能够证明自己脑子没问题的证据。第一个拯救行动,出师未捷。卒!

我要当网红!短视频、直播正在风口。不少人因此赚了钱。英雄不问出处,条条大路通罗马。据说马云当年初创业困难时期,也卖过袜子补贴主营业务。自己开个直播,在纽约的大街小巷拍拍短视频。争取快速成为网红,赚钱来补贴主营业务。

很快就被现实无情的打脸。发了不少短视频,就是没有人看。俗话说当网红,颜值就是正义。自己照了照镜子,似乎缺乏一些正义感,再微笑下即是邪恶。

看了又看,发现其中一些门道儿。挤青春痘、掏耳朵医生发的视频也是播放量惊人。但太专业、口味太重,无法模仿。旅行直播,没时间也走不开。对着镜头海吃胡喝,这样显得太二,还担心体重飙升。最后想要对着镜头每天聊一聊时事儿,浏览了一圈备受关注的时评人。与其观点鲜明的聊时政,闭嘴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第二个想法,也卒!

一番折腾都没有结果。进的少出的多,账上数字加速减少。也许在耗费完储备之后,只能给别人打工了。或者老老实实的回到北京,投奔到几个风头正盛的哥们儿门下。低头认怂,争取混一个VP或者CXO之类的饭碗。想想退路还是很多的,内心反倒逐渐平静下来了。恢复了该吃吃该喝喝的快乐生活,而且变本加厉的到处吃喝玩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正好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不如写点儿什么,内心里萌发出想要写东西的冲动!虽然无所事事,但绝对不能堕落到“死肥宅”的队伍里。正好有时间把到美国来的几年总结一番。万一混不下去打包回国,这也算是对自己团队的一种交待。先从在纽约租房买房遇到的问题开始,搞成攻略或者经验分享之类的东西挂到网上。竟然可以获得不少网友的点赞。内心里就有了要继续写下去的 “负担”。写着写着觉得应该再吐吐槽,增加一些“料”。干巴巴的攻略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故事。

于是乎,内心里想要表达的欲望愈发强烈。静下来仔细的琢磨了几天,究竟应该以哪种形式来表达。索性把从北京带来的200多公斤书重新的整理了一遍来找思路。几本名人日记简直就是爱不释手。但又听说正经人是不写日记的。心里话写在日记本上让别人看,居心十分叵测、行为极其可疑。这方面以前是有过经验和教训的,必须把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特别是思想上不能松懈,毕竟拖家带口的经不起风浪。

翻了翻林达的美国三部曲,书信一般的叙述日常杂述,以小见大讲述民主的细节,写得十分之精彩。又翻了翻魔幻现实主义与流行小说,读起来引人入胜。再三确认过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小说,特别是充满人间烟火、饮食男女的通俗小说。

我要写小说!用非第一人称去写别人的故事。这故事里有你、有他、也有我。如羊肉泡馍一样把每一个素材掰碎了揉在一起。用大把时间把馍掰的细碎,再加上以吐槽、赞美、攻略与经验分享等调料与牛羊骨熬制的高汤烩在一起。端上桌来,香气四溢,吃到嘴里回味悠长。就上一瓣糖蒜,聊咋咧!相当的魔幻现实主义。

按照这样的路数去搞。不论是自己的心里话,还是对其他事物的赞美与嘲讽。理论上一切都没问题。因为写的是小说。只需要在结尾写上一段: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就可以把担心发生的麻烦推脱的一干二净,防患于未然。

一天下午去找诗人胡赳赳(客户+邻居)聊天。坐在客厅里喝着烈酒和清茶,阳光落在我俩的身上。困意来袭,思绪凌乱。谈天说地中,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至少要写20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就转换了话题,接着写长篇小说这个想法谈了下去。诗人脸上洋溢出神秘的笑容,说:“写长篇小说,是很High的一件事。小说里无所不能,文字间纵横驰骋。几笔便可以创造或者毁灭一个世界……”

第一次写小说,还要写长篇,起初自己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写。说过的话、吹过的牛,就一定要干成了,否则下次就不好意思再吹牛了。开始到处搜集如何写小说的经验之谈。

看到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大受启发。原来写小说要跑步。纽约还真是跑步者的天堂,这里有从中央公园到无数适合跑步的场地。就先从模仿村上跑步开始入手吧。起初坐地铁去中央公园跑圈、后来更喜欢家附近的Forest Park森林公园、再后来就围着楼下的一个街区转圈跑步。

从家门口75街左转沿着113街、左转到72路、再左转到112街、再再左转回到75街。凡是遇到路口就左转,这样一圈下来大约1774英尺(约540米)。只要晚上没有外出喝酒派对,就有时间可以跑步。通常跑上10圈,偶尔来了兴致就跑20圈,假若刮风下雨或者天气太冷也至少跑6圈。

如此在楼下跑步,实在有太多的好处。随时想跑就跑,晚饭后天擦黑,换上运动鞋开始下楼绕圈。天冷风大,回家加一件外套。晚上吃多了也没关系,若想要上厕所,随时都可以方便的回家,使用自己的卫生间更方便。

森林小丘至少从数据上来看是纽约治安最好的区域之一。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壮汉,晚上奔跑在这样的街道上,总体来说是十分安全的。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被汽车撞倒的风险。感觉纽约的酒驾没有国内抓得严格,也经常能听到皇后大道上飙车的声音。为了不被汽车撞到,只要按照在楼下见到路口就左转的基本原则。完全不用过马路,沿着人行道转上一圈就回到了原点。如此轻松就可以避免掉这唯一的风险。

跑步时先带着有线耳机,后来换成无线耳机。从喜马拉雅APP找到了很多小说音频,在夜色里带着耳机边听边跑。跑步不必太快,也时常停下来。打开讯飞语记APP把喜欢的句子或者突然闪现的想法说出来,之后语音会自动转成文字记录,存储在云端。

听着名家名作,跑步的步伐轻松了不少。日积月累,竟然听了不少书。遇到自己喜欢的小说,更是翻来覆去的听上好几遍。从王安忆到劳伦斯,从贾平凹到菲茨杰拉德,从钱钟书到村上春树,有这些著名作家“伴跑”。夜色中的慢跑成为了令人身心愉悦的享受。

听《活着》中的人物一个一个死去,迎风跑步、泪流满面。又听《兄弟》开头的描写,不禁感慨:我X,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再撸下《变形记》,内心里也有了许多古怪的想法。进入《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感觉就如同发生在马路对面的森林小丘花园里。听了好几遍《废都》,决定应该在小说中写一写在纽约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

渐渐地找到了写小说的感觉。坐在电脑之前,脑子里有了可以跃然纸上的东西。如此这般持续的写下去,已经听不见窗外的风雨,不在乎生意的好坏。想要表达的冲动随着文字的增加愈发的强烈。文字把自己一圈圈的环绕起来,完全的隔绝了焦虑的情绪。

进入2019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生意又戏剧般的好了起来,几个月间就收复了失地。小说在网上先贴出来的前23章,没想到竟然也带来了几笔生意。

再度忙碌了起来。在常常忙到深夜的夏季,自己每天还是要抽时间继续写小说。在习惯性的持续的写作中,内心里似乎找到了宣泄的渠道。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所有的排泄都是快感,排泄内心的这些东西,其实是一种巨大的快感。

跑步流汗可以排毒,紧接着再写上千八百字。生理与心理都得到了极大的慰藉。抽离出来自我,以旁观者的心态去仔细观察一切。每每遇到非常扯淡的事情,也可以从容面对。自言自语道:“有趣、好玩儿!又给小说提供了素材。”

小说虽然为虚构,但还是来源于生活本身。免不了使用了不少真实的客观存在。例如:屋新天,就直接实名出现。这样做是经过反复考虑,并无不妥之处而为之。因为不会涉及到别人的隐私,且屋新天的注册商标也是自己公司所有,理论上不会带来侵害他人权益的困扰。另外从开始写作之初就抱着,分享在美国生活经验的初衷。这其中也是藏着不少“私心杂念”,适当的出现一些公司品牌名称,权当是做了植入式广告。

几位热心的朋友表示可以帮着出书,把《纽约咳》正式出版。自己觉得还是在网上发布,免费的让大家看更好。且自己不在体制内,不需要作品来评职称,也不需要扬名立万。便谢绝了朋友的好意。

若一旦出书的话,要找编辑、买书号、出版印刷、渠道铺货。所有的花费都需要自己先来垫付。但凡不是知名作家的作品,绝对不会有出版社傻到先掏钱帮着出书。即使书印出来了,万一卖得不错,从销售渠道结账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如此看来必须趁早打消出版小说的念头。纵使自己狠狠心拿出一笔私房钱,放弃喝酒泡吧、摄影打枪和念念想的钓鱼打猎预算,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否则,跑到美国来干啥了。杯中美酒与丛林里野性的呼唤,比著书立说更有吸引力更让人血脉偾张。

不惦记着出版,直接全网发布的好处就是,几乎没有成本。主观上不限制版权,使用熟悉的互联网推广方式。免费看、随便转,鼓励所有网站随意转载。看得人越多越好。只要能对将要来纽约的新移民、留学生、公派和外交人员,或多或少的有所帮助,就算是没有白忙活。假若其中有人因此买房租房,自然而然的就会带来不错的收益。

举例来说,只是卖一套曼哈顿的豪华公寓,就比卖好几年书要强得多。如果《纽约咳》真的火了,何止会额外增加十套八套的生意。另外听说影视改编权的收益也是相当不错的。总之一切值得期待。此时只需要抱着听天由命、全凭运气的态度,自嘲道:“嘴上都是主义,心里想着生意。”

序言东拉西扯的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就是把自己第一次写小说的前因后果都讲了出来。提前的坦白交待,希望可以避免掉一些过于偏离事实的猜测,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最后衷心的感谢我的客户朋友们、我的合伙人和我的家人。朋友们相聚在纽约,每一天都非常快乐。

张川 纽约森林小丘

2019年11月13日 

Design by Unewsk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and reprinting is prohibited. Some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are from Website. Unauthorized forwarding, copying or distribution is prohibited and may be unlawful.If you are concerned that we may have violated your rights, you may contact us .(ZC)


《纽约咳》序言